车型更新引发老车主不满!中消协点名新能源汽车行业三大投诉热点

5月8日,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在官网发布《2025年之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文中公布了八项具体的投诉热点分析及典型案例,其中涉及新能源汽车行业三类投诉较为集中的新问题。

中消协指出,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加剧、销售模式转变及产品更新节奏加快,一些企业在营销和售后服务中存在不规范现象,导致纠纷的发生,具体表现为定金退款争议频发、车型更新引发老车主不满和补贴兑现落空引发纠纷三个方面。

首先,新能源汽车行业大多数厂商采用预售模式,部分消费者支付定金后,因车辆交付延迟、配置与宣传不符等原因申请退款,但商家以“订单已锁定不可更改”等为由拒绝退还;

其次,部分消费者反映,刚购车不久厂家即推出配置更高、价格更优的新款车型,消费者心理落差明显;

最后,商家在宣传中承诺的 *** 补贴、置换补贴或其他优惠在实际交付过程中未能兑现,从而引发纠纷。

中消协公布的一则具体案例显示,孙先生称其于2025年2月5日缴纳订金购买该品牌新能源汽车,2月9日缴纳剩余费用,共计13.28万元,2月10日办理机动车登记手续。办理完机动车登记手续的当晚,该品牌发布智驾系统并且全系标配。

消费者称在与该品牌销售沟通购买车型及其价格时,销售人员并没有告知车型即将停产,且购买的车型仅仅上市三个月。消费者认为销售人员在明确知道车辆将会重大升级的情况下,依然不对消费者明确告知,反而加快办理速度,让其在发布会当天完成交易,并承受莫大损失。消费者投诉要求商家对其购买的车辆进行免费升级或提供等额的经济补偿。

中消协认为,作为当前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方向之一,新能源汽车行业企业应摒弃“重营销、轻履约”的短视行为,强化合规销售和售后保障,建立消费者的长期信任。

在销售协议等条款中应清晰标注车辆配置、交付时间、退款条件等;明示各类补贴政策适用范围、申请流程及截止时间,不隐瞒限制条件。加大对价格变动和车型更新等营销环节的信息披露,平衡好企业自主经营与消费者体验之间的关系,切实维护消费者的知情权、选择权,推动新能源汽车行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 谷歌地图将墨西哥湾标记为美国湾,墨西哥政府起诉谷歌
  • 南十字星照亮天地
  • 面对不确定性,小微企业为何强势回升?
  • 新酒店 | 首间美高梅华府亮相,重塑岭南园林府邸
  • 微信、QQ可全国预警地震,iOS系统待解锁
  • 美联储理事为央行独立结构辩护 示意解雇美联储官员将对经济不利
  • 汽车股早盘多数走高 小鹏汽车-W及蔚来-SW均涨逾5%
  • 丝芙兰中国正在失去独特性
  • 新一轮“降息潮”来临,存款利率全面迈向“1时代”
  • 金鹰基金:提升投资者获得感 推动公募行业长期可持续性发展
  • 书法家孙晓云:以笔墨传承千年家训智慧
  • 18世纪“精于剪切、复制、粘贴”的美国新闻界
  • 遇见小面闯关港股:单店日均销售额下滑,屡因食品安全被点名
  • 宁德时代:在港上市最高发行价为263港元/股
  • 央行: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 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茶叙
  • 邦达亚洲:英国央行如期降息 英镑刷新11日低位
  • 耿军强任陕西延安市领导,此前任陕西省公安厅机场公安局局长